臨滄特產有:永康芒果、油雞縱、臨滄土礦、“小黑江”系列產品、簡帕、蔗糖 、橡膠 、勐永土鍋、莫牙蒲葵扇、永德訶子 、保健蔬菜-觀音菜等。
臨滄特產推薦
簡帕
簡帕:簡帕是佤族男女都喜歡的生活中不少缺少的物品,它既是一種裝飾品又是友誼和愛情的信物。
"簡帕"一詞為傣族語,意為掛包,通常稱民族包。云南的傣、彝、哈尼、景頗、佤、傈僳等民族都有生產和使用筒帕的習慣和愛好。
簡帕既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又是精英的工藝美術品,對于佤族青年男女來說,更是相互表達愛慕之情的信物。假如小伙子收到傾注了姑娘的心血、勤勞和鎦慧的筒帕時,就是獲得了愛的信息,需要把自己親手制做的禮物回贈對方。從此兩相歡悅,直到結成美滿的姻緣。
簡帕是傣族織錦的一種,從最初的麻、棉紡織發展到現在的絲、毛和棉混紡。它制作精致,式樣美觀,圖案有彩蝶、孔雀、山茶花、小鹿、大象等,生動形象,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民族特點,不僅為邊疆各族群眾所喜愛,也引起了國內外游客的濃厚興趣,日益成為旅游紀念品中的搶手貨。
勐永土鍋
勐永土鍋:耿馬勐永鎮特產。勐永土鍋以當地特有的土原料制作。傳統工藝以手工捏成所要的形狀,再用稻草燒成。產品大件可盛水或儲糧谷,中型可煮飯、燒水、煎荼,小型的用以煨藥等。勐永土鍋有煮食物不噴溢,食品清香可口,保溫性能好等特點,深得用戶喜愛。年產上萬件在縣內外暢銷,遠銷往緬甸等國。
莫牙蒲葵扇
莫牙蒲葵扇:耿馬孟定莫牙寨特產,這里因特產蒲葵葉,用以制作扇子特別有名。蒲葵葉有原生扇形狀、薄、韌性好、耐折等特點。所以蒲葵扇制作工藝精湛、美觀輕巧,既可作室內擺設的裝飾品,又有扇涼實用價值。蒲葵扇在廣州交易會展銷深受歡迎,凡游人到耿馬孟定多買之作為紀念品饋贈親友。
永德訶子
德訶子:永德特產,云南著名中藥材。永德訶子分布于永康河流域,面積13000多畝,年產量占全省一半,品質云南居首。1953年首次加工外調,最高年產70多萬千克,行銷27個省83個醫藥公司。訶子,果實為有核漿果,呈橢圓形,如大棗,色黃褐,味酸澀。藥用有清熱生津,斂肺化痰、澀腸止血、下氣等功用,對喉炎、腸炎、菌痢、胃炎有療效。
滇紅
云南紅茶又稱滇紅,以滋味濃銳、香氣馥郁為特色,暢銷中外。主要產于臨滄、保山、西雙版納等地、州。云南紅茶有滇紅功夫茶和紅碎茶。滇紅功夫茶的特點是:芽葉肥壯,金毫顯露,色澤烏潤,湯色紅艷,香氣馥郁,滋味醇濃,條索均勻,外形美觀。滇紅碎茶是1964年按照國際品質規格的要求生產的碎型紅茶,如在其中加上牛奶和糖料,乃是上等的營養飲品,目前暢銷歐美、日本、中東等地。
豌豆油粉
用米和豌豆加水熬成糊狀,冷卻后成凍狀,切成條加料涼拌了吃,也可直接吃,夏天的首選,非常受鳳慶當地人的喜愛。
滄源壁畫
滄源壁畫在滄源縣東北62公里勐來鄉的山東省巖上,1965年開始先后共發現巖畫10處。面積約400多平方米,可辮認圖像1063個,有人形、動物、房屋、道路、村落、山洞、樹木、舟船、太陽、手印及示意符號等。畫面最大為3x27米,畫圖多為狩獵和采集場面,也有舞蹈、戰爭等內容。圖像成暗紅色剪影,用鐵礦粉和粘性動物血混合為顏料繪制而成。推測距今已有3000多年,為原始人類的繪畫藝術,對研究云南的民族文體藝術有重要的價值,現已列為云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本段觀音菜
觀音菜
觀音菜
觀音菜又叫紫背天葵、補血芽,屬半野生蔬菜。可食可藥,生長健壯,無病蟲害,不需噴施農藥,是綠色無公害蔬菜的佼佼者,有很好的營養保健作用。原引自云南昆明世博園(世博會金獎產品)。據測定:每100克干物質中含鈣1.4-4克,磷0.17-0.39克,鉀2.83-4.63克,銅1.34-2.52毫克,鋅26-75毫克,鐵、錳含量更為突出,其中含鐵129-209毫克,含錳47-148毫克;特別是含有藥用成份黃酮苷,可以延長維生素C的作用,減少血管紫殿;有提高抗寄生蟲和抗病毒的能力,并對惡性生長細胞有中度抗效。
實踐證明:經常食用有治咳血、血崩、痛經、血氣虧、支氣管炎、中暑、阿米巴痢疾和外用創傷止血等功效。觀音菜食用方法多樣:嫩稍和幼葉可與菇類素炒、與肉類葷炒或糖醋漬,亦可焯后涼拌,或做拼盤、火鍋配料,也可放入姜沫、蒜茸等調料清炒,還可做餡、做湯。葉片潤滑,莖部爽口,風味別具一格。煮食時先用開水殺青,再加入蒜、醬油、香油等即可食用。涼拌時先用鹽處理半小時,再倒去鹽水,加入糖和醋即可;炒食拌加腐乳,沙辣醬等佐料,風味更佳。它野生強,常溫下可鮮儲4-7天不變色,不腐爛,是當前最理想的營養保健蔬菜。為充分發揮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滿足城鄉消費者需要,觀音菜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編輯本段涼米線
在臨滄,無論誰家辦喪事,誰家辦喜事,席上都能見到涼米線的身影。婆婆還說:“在臨滄是沒有涼米線就不成席”每次在席上最好銷的都是涼米線了,往席邊一過人人碗上都有它。因為它酸酸辣辣可口極了,所以涼米線就成了臨滄的特色菜了。如果你到臨滄來的話,一定會要去品嘗臨滄的特色菜涼米線。
編輯本段蜂蛹
營養豐富,風味香酥嫩脆,是真正的純天然美味食品。近幾年在湘西吉首、張家界等地,蜂蛹每公斤售價高達400元,成為臨翔區山里人饋贈親朋的又一名特土產。
編輯本段石榴
石榴
石榴
亞熱帶特產水果。石榴科石榴屬小喬木。石榴原產于亞洲中部至近東。中國于漢代引種,云南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歷史。喜溫喜光,在年有效積溫5000℃、日照1100小時以上環境生長較好。葉對生,花橙紅色。果實具草質外皮,球形而稍現6棱,子房6室,以薄膜分隔,其上排列多粒有棱角的長形種子,種子為淡紅色或黃白色。1995年,全省栽培面積5330公頃,產量5萬噸,生產于蒙自、會澤、巧家、祿豐和東川等縣(市)。會澤綠皮和花紅皮、蒙自甜魯子等為主栽品種,曾獲省優產品稱號。果色艷麗,子粒晶瑩,耐貯藏和運輸。除鮮食外,還可制果汁和果酒。果皮可撮鞣料或供藥用。云南石榴多以鮮果行銷省內外,部分出口國外。開遠的"六果液酒"和蒙自的石榴汁清涼飲料,均以石榴為原料加工制成。
編輯本段臨翔相思子
亦稱“紅豆”。豆科。木質藤本。枝細弱。春夏開花,蝶形花冠,常淡紅或紫色,總狀花序。莢果長橢圓形。種子寬卵形,上端朱紅色,下端黑色,可為小飾品。供觀賞。種子有毒,用為嘔吐、殺蟲藥。葉能利尿、治氣管炎;根清暑解表,做涼茶配料。
編輯本段佤族酸肉
佤族酸肉是滄源佤族自治縣小吃。做法是:將牛肉用淘米水泡洗,再用清水洗凈,切片,入缸,加花椒葉、鹽、米飯拌勻,裝入陶罐,壓實,上蓋。用草木灰與泥巴和泥,密封罐口,腌漬1個月以上即成酸肉。優質酸肉,色鮮紅,味微酸,可保存半年左右。在儲存期間隨時可以取食,但取后仍需蓋嚴罐口,取出的部分需在三、五天內吃完,否則容易變質。食用時大多切成薄片,與青蒜同炒。
編輯本段鳳慶餌絲
鳳慶餌絲,一般有煮吃和炒吃兩種吃法。煮吃法是將餌甜切成細絲.用滾水燙熟,加上鮮肉絲或火腿絲、肉湯或雞湯,佐以醬油、蔥花、芫荽及少許酸菜即成。炒吃法是將餌塊卷切成片,雜以鮮肉片、雞蛋、香蕈、西紅柿、豌豆尖或小白菜及其它調料、熱油炒熟而成。這種炒吃法,叫做“炒餌塊”,騰沖人又稱之為“大救駕”。
編輯本段鳳慶核桃
核桃,又稱胡桃、羌桃,與扁桃、腰果、榛子并稱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既可以生食、炒食,也可以榨油、配制糕點、糖果等,不僅味美,而且營養價值很高,被譽為“萬歲子”、“長壽果”。
編輯本段高峰黃牛
鎮康特產高峰黃牛是原始的地方品種,它的特點是抗逆性和適應性強,耐粗劣飼料和粗放管理,繁殖率和成活率高,役用性強,肉質好,而且尚未發現危害生產上的遺傳性疾病,市場競爭力強,有較高的保存和開發價值。
編輯本段勐庫大葉茶
勐庫大葉茶
勐庫大葉茶
有性群體優良茶樹品種。1984年全國茶樹良種審定委員會信定的第一批全國30個茶樹良種之一。原產雙江縣勐庫鎮。原種種性純度高。主要分布在雙江、臨滄、鎮康、永德、鳳慶、昌寧等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廣東、廣西、海南、貴州、四川等省區曾先后引種大面積栽培。植株喬木型,樹冠高大,分會較稀疏,樹姿開張。葉大,長13.8-21.9厘米,寬5.8-9.0厘米,以橢圓形為主。葉尖漸尖,葉面強隆起,葉片厚而柔軟,葉緣微波,側脈10-12對,葉齒疏淺鈍。成葉色深綠,嫩葉黃綠。發芽期早,生長期長,育芽力強。芽葉肥壯,茸毛多,持嫩性強。一芽三葉百芽平均重121.4克。開花盛期在11月中旬,結實率低。產量高,在良好條件下栽培畝產150-200千克,最高達400千克。茶多酚與兒茶素含量高。春茶一芽二葉含咖啡堿4.04%,氨基酸1.66%,茶多酚33.7%;每克茶葉含兒茶素182.16毫克。適制紅茶、普洱茶及綠茶。制工夫紅茶,金毫披露,條索肥壯重實,香高味濃強,湯色紅艷。制紅碎茶香氣高,滋味濃強鮮,湯色紅艷。制綠茶白毫顯露,滋味醇厚。宜在氣候溫和、濕度大、絕對氣溫不低于-3℃、土壤深厚肥沃的地方栽種。
編輯本段雷丸
又稱雷實、竹苓。屬擔子菌亞門,是一種多孔菌。開發入藥見于《神農本草經》。在云南大部地區有分布,常生于竹林內,長在竹根上或者竹兜下。呈不規則球形或塊狀,直徑一般不超過4厘米,褐色、黑褐色至黑色,剖面白、灰白色,干后堅硬。性寒,味苦,有小毒,有效萬分雷丸素是可溶于水的蛋白酶,能破壞絳蟲的頭節,具殺蟲、除熱功效。以雷丸為主配伍的藥劑可治蛔蟲、蟯蟲、絳蟲等寄生蟲病。
編輯本段牛撒撇
牛撒撇是傣族傳統藥膳佳肴。撒撇,傣語,指牛苦腸內一種消化液之類的苦汁,系牛撒撇菜的主要原料。牛撒撇菜,以牛肚、腰里肉、直腸、肝、脾、苦腸汁為原料加佐料制作而成。些佳肴風味的藥膳價值在于有助消食,略帶苦澀,但清脆可口,是傣族、佤族男女老少最為喜歡的好菜,并常以之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