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何首烏、肥城桃、泰安生絲等均是泰安特產,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下介紹泰安的特產有什么:
泰安的特產有什么-泰山何首烏
泰山何首烏,又名山東何首烏、白首烏、戟葉牛皮消,在植物分類學上屬于蘿攀科牛皮消屬。為名貴中藥,主治身體虛弱,健忘多夢,失眠,皮膚搔癢等多種疾病。主要分布在山東至遼寧的陰濕山地,為多年生草質滕本,莖右旋紫黑色。較細弱,新莖綠色。
泰安的特產有什么-肥城桃
據明朝隆慶年間(公元1567-1572年)修《肥城縣志》記載:“果亦多品,惟桃最著名,遠近千里外,莫不知有肥桃者,而呂店、風山、固留諸村尤佳。”足見,400多年前,肥城桃已負盛譽。到了清代,肥城桃被列為貢品,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山東勸業道肅(一種官方組織)為保護肥桃生產,曾立“保持佳種碑”于肥城南關火神廟旁。從此,封果園之風大減,栽培漸盛。
主要品種有白里肥桃、紅里肥桃、柳葉肥桃、大尖肥桃、晚大桃等。果形美觀,個大如拳,單果一般在二百五十克左右,最大者在五百克以上。肥桃成熟后,果皮淡黃,皮薄肉嫩,汁液豐富濃郁,味美香甜,最佳的果實,在桃面上開一個小洞,即可吸盡全部肉質。據化驗測定,果實內含可溶性固形物14%左右,每百克果肉含維生素C12。78毫克,還含有蛋白質、脂肪,胡蘿卜素、核黃素、尼克酸及鈣、磷、鐵等多種元素。
泰安的特產有什么-泰安生絲
生絲是桑蠶繭繅絲后所得的產品。俗稱真絲,機繅的又叫廠絲,手工繅的叫土絲。生絲脫膠后稱熟絲。中國生絲有悠久的歷史,現代的產量占世界首位。
泰安加快岱岳區、新泰市、肥城市、寧陽縣桑園發展,推進優質蠶繭基地建設,提升絲綢產業發展,加快蠶桑新品種研發,搞好桑蠶繭絲資源的綜合利用,大力培育自主品牌,擴大名牌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抓好綜合利用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建設。到2015年,全市桑園面積穩定在20萬畝,蠶繭產量力爭達到2萬噸,年產生絲4000噸;龍頭企業力爭達到10家,年銷售收入達到12億元,出口創匯5000萬美元;發展帶動8萬農戶,蠶農增收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