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大特產
北京烤鴨
北京烤鴨,烤鴨是具有世界聲譽的北京著名菜式,起源于中國南北朝時期,《食珍錄》中已記有炙鴨,在當時是宮廷食品。用料為優質肉食鴨北京鴨,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外脆里嫩。北京烤鴨分為兩大流派,而北京最著名的烤鴨店也即是兩派的代表。它以色澤紅艷,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的特色,被譽為“天下美味”。
北京果脯
北京果脯采用宮廷傳統秘方,由鮮果加工精制而成,口味酸甜適中,爽口滑潤,甜而不膩,果味濃郁,主要有杏脯、梨脯、秋海棠等上千個品種、幾百個規格的各類產品,均被農業部認定為綠色食品。北京果脯蜜餞的品種很多,果脯和蜜餞的區分,按照在北京的習慣,把含水分低并不帶汁的稱為果脯。例如:蘋果脯、梨脯、杏脯、桃脯、沙果脯、香果脯、海棠脯、棗脯(又稱金絲蜜棗)青梅脯、紅果脯等。因為以上果脯是把原料經過處理,糖煮,然后干燥而成,其色澤有棕色、金黃色或琥珀色,鮮亮透明,表面干燥,稍有粘性,含水量在20%以下。這種果制品,也稱“北果脯”或“北蜜”,是北方形式的果脯蜜餞意思。
景泰藍
景泰藍(Cloisonne),中國的著名特種金屬工藝品類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間這種工藝技術制作達到了最巔峰,制作出的工藝品最為精美而著名,故后人稱這種金屬器為“景泰藍”。景泰藍正名“銅胎掐絲琺瑯”,俗名“琺藍”,又稱“嵌琺瑯”,是一種在銅質的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焊上,然后把琺瑯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燒制而成的器物。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制作技藝比較成熟,使用的琺瑯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景泰藍”。
懷柔板栗
懷柔板栗營養豐富,是高熱量、低脂肪、高蛋白質、不含膽固醇的健康食品。據記載,清代慈禧為了延年益壽,經常食用栗子面窩頭,后傳至民間,成為著名的北京小吃之一。懷柔栗炒出的糖炒栗子最好吃,卻是舉世公認的;以至于眼下在北京,已很難吃到真正懷柔板栗炒出的糖炒栗子,因為大部分都拿去出口了。歡迎各界朋友來懷柔品嘗。
板栗,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北京街頭那一堆堆、一筐筐,深褐油亮,冒著熱氣,飄著異香,剛出鍋的“糖炒栗子”;咬開一個,露出金黃色的果仁,吃到嘴里,甜香滿口,回味無窮。難怪古人稱糖炒栗子為“灌香糖”,有詩為證:“堆盤栗子炒深黃,客到長談索酒嘗。寒火三更燈半灺,門前高喊‘灌香糖’”。
平谷大桃
平谷大桃,北京市平谷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平谷大桃產于素有“中國桃鄉”之稱的北京市平谷區,主要栽培品種有大久保、慶豐(北京26號)、14號、京艷(北京24號)、老24號,燕紅(綠化9號)等。平谷大桃以個大、色艷、甜度高、無公害而馳名中外,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2006年4月,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平谷大桃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延慶葡萄
延懷河谷葡萄,北京市延慶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延懷河谷產區擁有700多年的葡萄栽培史。延懷河谷葡萄果穗整齊,果粒均勻,有色品種果實著色深,果粉厚,外觀美麗,果汁多,糖分高,濃度大,刀切而其汁不溢,吃起來味極甘美,爽口。富含有機酸、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風味濃郁。
昌平草莓
昌平草莓,北京市昌平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昌平草莓生長在燕山腳下的山前暖帶,獨特的氣候條件和純凈無污染的自然環境使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味和口感。
昌平區位于國際公認的草莓最佳生產帶,生產條件優越,產品質量突出,在周邊省區享有盛譽,并遠銷香港、新加坡等地。昌平草莓果形端正、飽滿,果面光澤亮麗,瘦果分布均勻,果肉質地細膩,口感純正、香味濃郁,果實硬度較大,耐貯運。
京白梨
京白梨,北京市門頭溝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京白梨,又名北京白梨,原產于北京附近,為秋子梨系統中品質最為優良的品種之一,是北京果品中唯一冠以“京”字的地方特色品種。京白梨為薔薇科植物白梨的果實,呈扁圓形,果汁多,味酸甜,香味濃,含糖量較高,梨果肉中含大量葡萄糖,維生素,和氨基酸等營養物質,具有生津,消暑,潤燥,解渴,清熱,化痰,健胃,解酒等作用,是歷代老少皆宜的保健佳品。京白梨每年立春開花,處暑摘果。每年的夏秋交際,正是東山貢梨園里的京白梨采摘最佳時節。
冰糖葫蘆
冰糖葫蘆又叫糖葫蘆,在天津又稱糖墩兒,在安徽鳳陽叫作糖球。冰糖葫蘆是中國傳統小吃,它是將野果用竹簽串成串后蘸上麥芽糖稀,糖稀遇風迅速變硬。北方冬天常見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凍硬,吃起來又酸又甜,還很冰。
茅山后佛見喜梨
茅山后佛見喜梨,北京市平谷區金海湖鎮茅山后村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茅山后佛見喜梨品種獨特,只分布在平谷區東北部茅山后村,曾經一度瀕臨滅絕,茅山后佛見喜梨果型美觀,果實扁圓或近圓形,萼洼深廣,萼片脫落,果型端正,表面紅潤、個大口脆、香甜多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