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當地特產大全:八寶豆豉:八寶豆豉簡稱豆豉,是臨沂特產之一,迄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因用大黑豆、茄子、鮮姜、杏仁、花椒、紫茄葉、香油和白酒八種原料發酵而成,故稱“八寶”。以其營養豐富、醇厚清香、去膩爽口、食用方便的特色成為享譽中外的臨沂地方名吃之一。
八寶豆豉
八寶豆豉簡稱豆豉,是臨沂特產之一,迄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因用大黑豆、茄子、鮮姜、杏仁、花椒、紫茄葉、香油和白酒八種原料發酵而成,故稱“八寶”。以其營養豐富、醇厚清香、去膩爽口、食用方便的特色成為享譽中外的臨沂地方名吃之一。
豆豉制作歷史悠久,明代《本草綱目》谷部中即有記載:“豆豉,諸大豆皆可為之,以黑豆者可入藥。有淡豉、咸豉,治病多用淡豉汁及咸者,當隨方法”。關于豆豉的由來,相傳在道光年間,山東沂州府的垛莊(今在蒙陰縣境內)有位老媽媽,智慧過人。她用大黑豆、茄子、香油作主要原料,腌制出的醬菜,非常美味可口,取名曰豆豉。垛莊的一位醬園師傅彭三又從她手中學到了制作豆豉的技藝。后來,臨沂城內的“惟一齋”醬園慕名將彭師傅聘請到該園制作豆豉。‘惟一齋“醬園收集了各地制作豆豉的名師技藝和配方,并在實踐中不斷加以研究改進,終于研制成獨具一格的臨沂風味豆豉。
臨沂八寶豆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谷氨酸、賴氨酸、天門冬蒜等營養成分,具有溫中健脾、益氣補腎、滋補潤燥、舒筋活絡等保健功能。
改革開放以來,臨沂惟一齋醬園,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由于群眾歡迎而供不應求,成為當今的緊俏商品之一。在臨沂各大商場有售。
糝
名聞遐邇的臨沂小吃——糝,向以香辣可口、肥而不膩、營養豐富的特點而為臨沂人民所喜愛,也為省內外品嘗過這一美味的顧客所稱譽。
糝,是用禽畜肉類、麥米、蔥、鹽、面粉、醬油、胡椒粉、味精、五香粉、香油、醋等多種精料調制而成的一種肉羹。喝糝,講究“熱、辣、香肥”四美。一碗熱糝,配以適量具有臨沂地方色彩的面食,如油條、烤牌、馬蹄燒餅之類,不僅是一餐理想的早點,也實在是一種對生活美充分的享受。不唯果腹,冬令食之,具祛風除寒,開食健胃,怡情爽神之功效,對增進健康,大有裨益。
糝的歷史悠久,我國歷史文獻多有記載。春秋時代的名著《墨子非儒下》載:“孔子窮于陳蔡,藜羹不糝”,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清康熙年間編纂的《沂州志》卷一:“祭祀篇”記載的16種祭品中有“糝食”,可見糝的歷史源遠流長。每天早上,在臨沂各街口小鋪有售。
蘭陵美酒
蒼山縣西南部的蘭陵鎮生產的蘭陵美酒,歷史悠久,譽滿華夏。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及一些古典戲曲中,都提到了它。遠在唐朝蘭陵酒就遠銷至長安、江寧、錢塘等名城。當時著名詩人李白在《客中行》作了以下的贊頌:“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是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蘭陵美酒具有天然形成的琥珀色澤,晶瑩透明,醇厚可口,回味悠長。可陳色、香、味三美。
蘭陵美酒于1915年在太平洋、谷氨酸、丙氨酸等十七種人之生命必須的氨基酸,常飲具有養血補腎、益壽強身之功能。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牌獎,使其馳名中外。周總理在日內瓦國際會議期間舉行的招待會上,用蘭陵美酒酬賓,并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在史冊上為蒼山縣蘭陵鎮的釀酒業記載了光輝的一頁。
蘭陵美酒廠繼承了傳統的釀造工藝,又不斷地加以改進。現共生產蘭陵美酒、蘭陵特曲、蘭陵大曲、蘭陵郁金香等十幾個品種的飲料酒,遠銷全國十幾個省市,有的產品暢銷國外。
沂蒙煎餅
煎餅,是沂蒙山區民間傳統家常主食,也是久負盛名的地方土特食品。從使用的原料方面分類,又可分成麥子煎餅、玉米煎餅、小米煎餅、高粱煎餅、地瓜煎餅等,不同的烙制工具,不同的原料,其味道也各不相同。烙好的煎餅薄如紙,折疊成卷,即可食用。經過晾干,疊成長方,可存放半月到一個月之久而不變質。出門攜帶也很方便,因此,人稱干糧。清代蒲松齡在其《煎餅賦》中寫到,“煎頭則合米豆為之,齊人以代面食”,“圓如銀月,大如銅缸,薄如剡溪之紙,色如黃鶴之翎,此煎餅之定制也。”煎餅因是用原糧制作,麩皮沒有去掉,所以營養豐富,吃起來香酥松軟,且便于存放和攜帶,是一種極富特色的地方食品。今年有人認為,食用煎餅需要較長時間的咀嚼,因而可生津健胃,促進食欲,促進面部神經運動,有益于保持視覺、聽覺和嗅覺的健康,減緩衰老,不失為一種保健食品。煎餅的特點是:圓形,呈浮白(如大米、麥子煎餅)、淡黃(如小米、玉米、谷子煎餅)、淺棕(如地瓜干、高梁煎餅)色,營養豐富,松酥柔軟,便于存放,易于攜帶。價格為1.2-2.0元/500克,銷售點遍布臨沂市。
王甜梨
王甜梨是臨沂傳統民間名吃,1766年由今臨沂市書院街孔廟前5號王家獨創,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現在的王甜梨采用平邑縣天寶黃香梨、溫州冰糖、四川峨眉山貝母、香白芷、桂花醬、大棗、沂蒙紅豆等多種原料,繼承祖傳秘方,結合現代科學配方,精心制作而成。梨為金黃色,湯為紫黑色,入口即化。特點是清香適口、營養豐富、風味獨特,具有清痰祛火、潤肺止咳的功能。王甜梨既是藥膳食品,又是風味小吃。
沂南苗蛋
沂南苗蛋為臨沂土特產之一,因產于沂南縣辛集鄉苗家曲村,故名。該村所產鴨蛋皮淡綠、清爽,白清嫩,蛋黃紅潤,起形沙瓤,割開蛋皮淌油,吃起來清香可口;且夏天不招蚊蠅。歷史上有“湯蟹、苗蛋、莒州大蒜”之說。
傳說明朝正德年間,武宗皇帝出巡路過此地,品嘗苗蛋后贊不絕口。清朝乾隆皇帝三下江南,第一次路過莒縣,為吃苗蛋,專程到苗家曲村,并下圣旨:“興苗曲在,不興苗曲壞”,要苗家曲村每年向北京進貢苗蛋1000個。從此苗蛋遠近聞名。1990年在北京召開的第十一屆亞運會上,苗蛋成為各國運動員的一道菜,為中外人士所喜愛。現苗家曲村每年大約生產苗蛋20萬斤,仍供不應求。價格為6.50元/500克,購買地點主要在沂南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