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人愛吃,湖北的美食更是遍布各地。今天,給大家盤點一下咱湖北十款特產,數數您吃過幾款?
武昌魚
俗稱團頭魴、縮項鳊。據《武昌縣志》載:魴,即鳊魚,又稱縮項鳊,產樊口者甲天下。是處水勢回旋,深潭無底,漁人置罾捕得之,止此一罾味肥美,余亦較勝別地。"同時,以"鱗白而腹內無黑膜者真。"屬名貴淡水魚菜。又因為現代有毛澤東"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詞句,使武昌魚更為聞名遐邇。
熱干面
熱干面是武漢最著名的食物之一,是武漢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成為他們心目中在全國的小吃代表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武漢食物代表。面條纖細根根有筋力,色澤黃而油潤,滋味鮮美。拌以香油、麻醬、蝦米、五香醬菜等配料,更具特色。
房縣黑木耳
湖北省房縣是全國著名的黑木耳生產基地縣,是馳名中外的"木耳之鄉"。房縣山巒起伏,林木茂密,氣候溫潤,雨量充沛,耳林資源極為豐富,為黑木耳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襄陽大頭菜
我國四大名腌菜之一的襄陽大頭菜,據《中國風物志》記載,為諸葛亮隱居襄陽隆中時所創,民間素有諸葛菜、孔明菜之美稱。襄陽大頭菜質之脆嫩,其中又以襄州區東津鎮的大頭菜最為極品,味之鮮美,香之濃郁,在全國同類產品中一枝獨秀,無可比擬,因而備受消費者喜愛,成為千家萬戶必備的佐餐妙品。
武漢鴨脖子
鴨脖子,又名醬鴨脖或醬鴨脖子,屬于醬汁類食品(主要是醬板鴨,包括醬鴨翅、醬鴨脖、醬鴨拐、醬鴨掌、醬鴨舌、醬牛肉、醬板魚、醬板干子、醬板藕等),最早起源流傳于清朝洞庭湖區的常德,經湖南流傳至四川和湖北,近年來風靡全國。醬汁類食品通過多種香料浸泡,然后經過風干、烤制等工序精制而成,成品色澤深紅,具有香、辣、甘、麻、咸、酥、綿等特點,是一道佐酒佳肴。
孝感麻糖
湖北孝感麻糖生產歷史悠久。相傳在宋朝就負有盛名。封建社會曾用它作為貢品。它以精制糯米、優質芝麻、綿白糖為主要原料,并配上桂花、金錢橘栟等,經過十二道工藝流程,三十二個環節制成。吃起來不沾牙,香甜可口,具有潤燥、暖肺、養胃等功效,對肝腎也有補益。
秭歸桃葉橙
桃葉橙是我國三大地方良種之一,原產于湖北秭歸,曾多次獲全國農業博覽會金獎。被譽為"夏城三秀"之一的桃葉橙因其葉片似桃葉而得名,該品種果形端正、果面光滑、色橙紅、臍部有圈紋、果肉橙黃、質脆化渣、富有香氣,曾多次在全國和地方柑橘鑒評會上奪魁。
麻城福白菊
麻城福白菊具有"朵大肥厚、花瓣玉白、花蕊深黃,湯液清澈、金黃帶綠,氣清香,味甘醇美"等品質特征,為藥、食兼用型中藥材。具有散風清熱、明目解毒之功效。其產品質量經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檢驗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反復檢測,其主要指標的綠原酸和總黃酮的含量均高于藥典標準,遠遠高于其它品種的菊花。
洪湖蓮子
洪湖蓮子,湖北省洪湖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洪湖蓮子出產于生態環境優良的洪湖湖區,產品顆大粒圓、皮薄肉厚,兼有清香甜潤、微甘而鮮的風味。具有廣泛的食用和藥用價值。
孝感米酒
孝感米酒是具有千年歷史的地方名吃,它以孝感出產的優質糯米為原料,以孝感歷史承傳的風窩酒曲用傳統方式發酵釀制而成,屬于純天然綠色飲品。由于選料考究、制法獨特,孝感米酒白如玉液,清香襲人,甜潤爽口,濃而不沾,稀而不流,食后生津暖胃,回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