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珠穆沁羊肉
烏珠穆沁羊產于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東部烏珠穆沁草原,故以此得名。主要分布在東烏珠穆沁旗和西烏珠穆沁旗,以及毗鄰的錫林浩特市、阿巴嗄旗部分地區。烏珠穆沁羊屬肉脂兼用短尾粗毛羊,以體大、尾大、肉脂多、羔羊生產發育快而著稱。烏珠穆沁羊是在當地特定的自然氣候和生產方式下,經過長期的自然和人工選擇而逐漸育成的。
外形特征
烏珠穆沁羊體質結實,體格大。頭中等大小,額稍寬,鼻梁微隆起。公羊大多無角,少數有角,母羊多無角。胸寬深,肋骨開張良好,胸深接近體高的1/2,背腰寬平,后軀發育良好。肌肉豐滿,結構勻稱。四肢粗壯,有小脂尾。毛色以黑頭羊居多,約占6.2%,全身白色者約占10%,體軀花色者約11%。
生產性能
烏珠穆沁羊的飼養管理極為粗放,終年放牧,不補飼,只是在雪大不能放牧時稍加補草。烏珠穆沁羊生長發育較快,2.5~3月齡公、母羔羊平均體重為29.5和24.9公斤;6個月齡的公、母羔平均達40和36公斤,成年公羊60~70公斤,成年母羊56~62公斤,平均胴體重17.90公斤,屠宰率50%,平均凈肉重11.80公斤,凈肉率為33%;烏珠穆沁羊肉水份含量低,富含鈣、鐵、磷等礦物質,肌原纖維和肌纖維間脂肪沉淀充分。產羔率僅為100%。
烏珠穆沁羊適于終年放牧飼養,具有增膘快、蓄積脂肪能力強、產肉率高、性成熟早等特性,適于利用牧草生長旺期,開展放牧育肥或有計劃的肥羔生產。同時,烏珠穆沁羊也是做純種繁育胚胎移植的良好受體羊,后代羔羊體質結實抗病能力強,適應性較好。
錫林郭勒盟農牧業科學研究所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錫林浩特市、阿巴嘎旗和烏拉蓋管理區五個旗(區)所轄行政區域內的23個蘇木鎮246個嘎查。其地理坐標為東經115°10′-119°50′、北緯43°2′-46°30′。
AGI2008-07-00035
烏珠穆沁羊肉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烏珠穆沁羊肉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