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阜昌參店創設于清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年),原設南市區里咸瓜街八十三號石庫門內。老板即胡慶余藥店老板胡雪巖,咸豐年間,送給胞弟胡月樵,招牌上遂添了個“月記”。
清朝以前,人參列為貢品,民間無此商品流通。清入關后,市場開始有少量流通。至道光、咸豐年間,東北產區不斷擴大,產量大增,長途販運者日多,人參便正式作為商品,廣為流通。阜昌與其他一些參店也應時開設起來,起初因無特色,為不人所注意,至第三任經理金錫圭,選拔精通業務的能手,親自去產地選購原參,就地加工,優質優價,故參農都愿將原參賣給阜昌。
傳說,有一參農,臨終前將埋土二十余年的鮮參,留給后世,并囑咐:一定要賣給上海阜昌參店,因為他們“不欺負人”。該店對人參的炮制加工特別講究。不少名醫都樂于介紹人們前去購買。加之該店在經營上嚴格掌握等級規格,堅持按質論價,貨價不合,包退、包換,因而盛名廣傳,不但國內顧客,連許多海外僑胞,也慕名而來,或函電購貨,營業蒸蒸日上。后來該店又擴大業務,經銷朝鮮產的紅參,日本產的東洋參,美國產的西洋參,以及東南亞各車所產的燕窩等。更是盛極一時,成為全國最大的參店。東北產區的野山人參,每年約有四分之一都為該店收購。上海四十多家參店的營業額還不及阜昌一家。解放后,尤其是公私合營后,發展為中心店,現領導五個門市部(阜昌、重慶、四川、葆大、德昌)。經營品種除原有的人參、鹿茸、珍珠粉、蟲草等名貴滋補藥材外,又增加了上海和全國生產的名牌補膏、補酒、補丸等共二百種左右。設立了代客切參,立等可取,帶貨上門,代客報關,代客郵寄等服務項目,以方便國內外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