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津烏骨雞因有起源并主產于云南省鹽津縣而得名。它集口味美、保健、藥用之大成于一體,并主要生長和分布于烏蒙地區而故稱“烏蒙珍禽”。
它起源于鹽津并因主產而得名。它是在鹽津特定的自然環境高熱高濕的氣候條件下,經過長期的自然選育和精心培育而形成的一個地方珍禽,是云南省著名的地方良種。其體格健壯結實,大小適中,具眼、冠、髯、臉、趾、皮膚、肉、崩及內臟皆烏的特征。
純種烏骨雞
一、烏骨雞產業現狀和基本情況
在縣、市有關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鹽津縣烏骨雞選育》課題于1992年投產,歷經七年艱辛,育成兩個具有經濟價值的烏骨雞新品系(黑羽系、白羽系)。經云南省科委及有關專家驗收合格,達國家育種先進水平,獲云南省1999年科技進步三等獎、昭通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為鹽津烏骨雞種群繁殖提供了可靠的技術資料和發展方向,為大力發展鹽津烏骨雞增添了科學力量。
省獸醫研究所許文珍副教授評價:“鹽津就是一個原始的養雞場”,所以,鹽津純種烏骨雞決不會變成墻內開花墻外紅的景象,而是踏著堅實的步伐在搞好保種、育種、擴種的基礎上去發展商品烏骨雞。截止2006年底,全縣共有養雞戶6.95萬戶,烏骨雞存欄90萬只,出欄75萬只,禽蛋產量1120噸。
在鹽津縣農業局的技術指導下,建立種群基地1個(即鹽津縣牛寨鄉胡家灣烏骨雞種群基地),年出欄種雞10000余只。并在縣農業局指導下,烏骨雞養殖技術帶頭人胡坤于2006年初成立了“鹽津縣瑞蚨烏骨雞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對鹽津縣烏骨雞種群的提純、選育以及組織農戶進行商品烏骨雞的生產。近年來,通過縣農業局技術人員的不懈努力、潛心鉆研烏骨雞提純、選育、養殖技術,基本能控制烏骨雞這種較難飼養品種的疫情,使鹽津縣烏骨雞達到了一定數量的市場供給,促進了鹽津縣烏骨雞的發展。
二、鹽津發展烏骨雞的優勢條件
1、品質優良,營養價值極高
一是其肉細嫩味美,歷來有“烏骨雞肉香”的美譽,吃起來特別感到新鮮可口。
二是具有較好的滋補、藥用等作用。被歷代醫家視為補虛勞之圣藥,常用來作為婦科良藥,對婦女月事不調、血虛頭暈、婚久不孕,固宮安胎,產后體虛有良效;對治療男子腎虛體弱,房事不舉亦有效果;用仔烏骨雞外用可接骨續髓;現代醫學還表明,該雞有抗衰老、延年益壽、烏黑毛發、潤膚美容之功效。
三是與國內外其它烏骨雞相比,營養價值較高。經四川農科院及西南農大等單位化驗分析,鹽津烏骨雞的營養價值超過我國著名的泰和烏骨雞等品種,特別是富含高水平的鈣、鐵、鋅、硒等微量元素,是生產功能保健食品的上佳材料。鹽津烏骨雞的蛋白質含量為1·76%,在18種氨基酸中,蛋氨酸和賴氨酸分別為0·93%和1·94%,與我國著名的江西泰和烏骨雞相比,蛋白質高2·02%,脂肪低0·62%,蛋氨酸和賴氨酸分別高0·46%和0·38%,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顯著特點。
2、典型示范,為養雞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鹽津縣委、政府為發展鹽津烏骨雞產業,提出把鹽津建成“烏雞之鄉”的奮斗目標,相繼在示范基地建立示范戶,據了解,這些示范戶都能從孵抱、飼養、銷售一體化作業,并能與其它農戶進行交流,傳受一些有關養雞的技術和經驗。
3、成本低,飼料資源十分豐富
鹽津縣境內除主產玉米、稻谷外,還盛產小麥、高粱,尤其是紅薯及芭蕉芋的產量較大,蛋白質飼料如蠶蛹、油枯、大豆等均有生產,青綠飼料常年不斷,能滿足養雞用的各種飼料供應。
4、鹽津縣烏骨雞于2007年相繼獲得鹽津縣“烏骨雞綠色產地認證”、國家“綠色食品鹽津縣烏骨雞”等證書,以及國家的各種支農、惠農政策的實施,給鹽津縣烏骨雞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所在地域:
云南
申請人:
鹽津縣畜牧獸醫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劃定的地域保護范圍:
鹽津縣所轄鹽井鎮、豆沙鎮、中和鎮、普洱鎮、柿子鎮、廟壩鎮、落雁鄉、興隆鄉、灘頭鄉、牛寨鄉共10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03°59′~104°27′,北緯27°49′~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