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吃”的也幽默
“民以食為天”,人們要生存,便離不開飲食。中外不少名人,面對餐桌上的佳肴美味,粗茶薄酒,抑或發生的意外變故,常能機智地“幽”上一“默”,妙趣橫生,如“繞梁三日而不絕云音”,讓人回味無窮,勝于食趣千百倍。
陳毅
困難時期陳老總在青黃不接的4月來到了建昌圩,圩里村上十家有八家鍋底朝天。好客的小紅媽急壞了,好不容易才給煮了點大麥粥加山芋干。開飯時,陳老總捧著大麥粥,連吃了三大碗,風趣地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吃到了大麥粥,回到皇宮時還想吃,可御膳房做來做去,他總說沒有鄉下的那碗‘珍珠湯’好吃。你們可別看輕了大麥粥,這可是皇帝想吃也吃不到的!”
鄭逸梅
已故著名散文家鄭逸梅,生于1895年,生肖屬羊。有一次,他與幾位朋友一起去清真飯館吃面條,朋友讓廚師點上美味的羊肉供大家品嘗。大伙吃得津津有味,并稱贊羊肉的鮮美。鄭逸梅卻只吃面條,不吃羊肉。朋友忙問其故,鄭逸梅度誠地說:“羊秉性溫順善良,我生肖屬羊,怎忍心食之?”朋友大笑之余,內心不免感動。
蘇曼殊
蘇曼殊是我國近代史上少見的多才多藝的藝術家之一,但他卻貪于飲食。他愛吃摩爾登糖,從不離嘴。一次身邊沒有錢買糖,便把嘴里所鑲的金牙取下變賣,還風趣地稱自己是“糖僧”。在日本留學時,有一次給友人柳亞子寫信,落款時津津有味地署明“寫于紅燒牛肉雞片黃魚之畔”,令收信的柳亞子捧腹大笑。
聶紺弩
著名作家聶紺弩生前十分幽默。抗日戰爭時期,他居住桂林,與友人求飲于餐館。服務員端來白斬全雞,卻是骨多于肉。
聶紺弩問道:“這是兩只雞吧?”
回答是:“不,只有一只。”聶紺弩正色道:“一只雞,哪有這么多骨頭?”
馮驥才
曾著有《神鞭》等小說的著名作家馮驥才,有一次在美國佛拉斯達夫一家小店吃飯。服務員是個打工的大學生。她說:“我們這飯店無所不能,凡是你想到的都能做。”馮驥才說:“就來一份冰雹燴鑰匙吧,鑰匙燒得嫩點。”服務員一聽,便笑了起來。
蘇東坡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有一次到朋友家喝酒,桌上擺著一盤紅燒麻雀,總共四只。有位客人連著吃了三只,剩下的那只請蘇東坡吃。蘇東坡很客氣地說:“還是你吃吧,免得它們散了伙。”
馬克·吐溫
一次,馬克·吐溫應一位富翁之邀去參加晚宴。主人為了炫耀自己的富有,每上一道食物,便說明一遍它的價錢。當葡萄送上來時,主人又照例對客人們炫耀說:“這一粒就要一塊美金哪!”這時,馬克·吐溫站起來大聲說:“這東西太可口了,你能不能再給我6塊美金?”
卓別林
1954年4月,周恩來總理赴日內瓦出席關于印支戰爭問題的國際會議。一天,他趁休會時間,邀請卓別林夫婦到中國使館一敘,并共進晚餐。
席間,卓別林望著剛上桌的北京烤鴨詼諧地說:“我這個人對鴨子有特殊的感情,所以我是不吃鴨子的。”別人聽了都不明其故。卓別林又說:“我演的流浪漢夏爾洛,他走路時那讓人發笑的步伐,就是從鴨子走路的樣子中得到啟發的。為了感謝鴨子,從那以后我就不吃鴨子了。”
菜不對客人的胃口,這讓主人一方有些歉意。當別人為此向他道歉時,他卻笑右說:“不過,這次可以例外,因為這不是美國鴨子。”人們頓時開心地笑起來。
貝爾納
著名法國幽默作家特里斯坦·貝爾納有一天去一家飯館吃飯,對那里的服務態度很不滿意。付賬時,他對飯館的經理說:
“請擁抱我。”
“什么?”經理感到納悶。
“請擁抱我。”貝爾納顯得很認真。
“到底是怎么回事。肯壬。”
“永別吧,以后您再也別想見到我了。”
來源:名希特產網 時間:2025-05-01
關注:
飲食禮儀特產推薦
飲食禮儀特產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關注:218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關注:177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關注:164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關注:164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關注: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