洺關熏腸(又稱驢肉香腸)為邯鄲地區永年縣臨洺關特產。風味獨具一格,清香可口、油而不膩。腸皮呈栗子色,光亮透明,堪稱美味佳肴。
▽洺關熏腸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臨洺關驢肉香腸的制作,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相傳于清朝末年,晉東南一帶蝗旱為災,顆粒無收,百姓紛紛逃荒他鄉。潞安府有一家飯店掌灶杜姓師傅,有一手鹵肉、灌腸的好手藝,就在那時隨逃荒隊伍來到河北省臨洺關。
在臨洺關北東街口,有一家驢肉鋪,掌柜姓韓,因制作技術不佳,買賣十分蕭條。一天杜師傅來到韓肉鋪,攀談起生意情況,表示愿意傳授技術,于是二人合伙做起香腸來,這就是最初的臨洺關驢肉香腸。
▽洺關熏腸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在制作驢肉香腸時,是先把驢腸洗凈,晾干,再用肉湯調好粉欠,把煮熟的驢肋肉剁成肉末和粉欠調勻,加上花椒、茴香沙仁、豆蔻、桂皮、姜絲等作料,用白油調拌,灌腸后,煮上兩小時,即成。
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驗越來越豐富,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造,用綠豆粉芡、小磨香油、肥驢肉絲,加上食鹽等,然后用鋸末火將灌腸熏干,這樣以來,不僅色味俱佳,連蠅蛾也見而不落。這便是現今遠近馳名、經世流傳的臨關驢肉香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