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藜蒿具有“清香、鮮美、脆嫩爽口”等獨特品質,深受消費者歡迎。蔡甸黎蒿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蔡甸區藜蒿種植面積達4萬畝,年產值近4億元,是武漢市藜蒿的主要產地。從野生藜蒿到大規模人工種植,蔡甸藜蒿經過4次品種改良,不僅提高了產量和質量,還延長了采收時間。目前,武漢市場上的藜蒿九成來自蔡甸,該區的金雞村還有著“楚天藜蒿第一村”的美譽。
“蔡甸黎蒿”主要分布在侏儒、永安、消泗等地。“蔡甸黎蒿”作為我區特色農產品,具有清香、鮮美、脆嫩爽口的特點,深受消費者歡迎,在市場上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在2013年的武漢市年貨會上,蔡甸的藜蒿新品種——香藜一號,一經面世便一路俏銷。香藜一號是武漢荷香源公司歷時3年,將沉湖野藜蒿根和南京藜蒿、昆明藜蒿三個品種嫁接而成。由于品相好、氣味好、口感好,香藜在年貨展示會上賣出了每斤28元高價。
由于藜蒿抗逆性強,很少發生病蟲災,所以是一種無污染的綠色食品。由于其脆嫩、辛香的風味,藜蒿日益受到廣大人民喜愛。一般的吃法是先將藜蒿在開水中稍加燙煮,濾出水分,然后以臘肉或香腸爆炒,具有一股特別新鮮的泥土芳香味,素有“登盤香脆,風味冠蔬”的美譽。藜蒿常以鮮嫩莖桿供食用,清香、鮮美、脆嫩爽口,營養價值很高。每100克嫩莖含有蛋白質3.6克,灰分1.5克,鈣730毫克,磷10.2毫克,鐵2.9毫克,胡蘿卜素1.4毫克,維生素C49毫克,天門冬氨酸20.4毫克,谷氨酸34.3毫克,賴氨酸0.97毫克,并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酸性洗滌纖維等。藜蒿除具有食用價值外,還具有較好的藥用價值。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列舉了藜蒿的多種治病和保健功能,有“采其根莖”,食之可清火敗毒之說。據研究,藜蒿根性涼,味甘,葉性平,平抑肝火,可治胃氣虛弱、浮腫等癥,以及預防牙病、喉病、便秘等。根莖含淀粉量高,可為肌膚提供熱量能源,也可作為神經結構、成分和酶、激素的組成成份。同時也可起到保護頭腦的作用和充當肝臟貯備肝糖,起解毒作用。
湖北
蔡甸藜蒿
武漢市蔡甸區蔬菜科技推廣站
12073200
藜蒿(新鮮蔬菜)
蔡甸藜蒿
所在地域:湖北
申請人:武漢市蔡甸區蔬菜科技推廣站
所在地域:2014年
劃定的地域保護范圍:
武漢市蔡甸區所轄的玉賢鎮、侏儒街、永安街、奓山街、桐湖農場、消泗鄉、洪北農業示范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13°41′00″~114°13′00″,北緯30°15′00″~3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