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正是艾草遍地叢生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你在吉安,絕對不能錯過的食物就是艾葉米果。
▽吉安野艾米果歷史淵源(文化內(nèi)涵)
傳說晚清時期,有個姓艾的女人,人稱艾嫂,搭了個小茶棚擺設(shè)茶攤。為招徠顧客,就試用這種艾葉和糯米粉做成包有糖餡、形似餃子的點心應(yīng)市,哪知這玩意竟清香可口,色似翡翠,一時門庭若市,供不應(yīng)求。
一日,一儒者慕名而來,品嘗后稱贊名不虛傳,遂問此品何名,艾嫂笑對來者無言可答。儒者見艾嫂熱情和藹又胖乎乎矮蹬蹬的,便風(fēng)趣地說:"我替你取個名吧。"艾嫂點頭應(yīng)允,儒者戲說:"這玩意既是艾葉和米粉做的,又形似你艾嫂,就叫它'艾米果'吧"!
在座顧客聽后一齊拍手叫好。從此,"艾米果"這道點心就傳遍全縣,成為春季應(yīng)時佳點。
▽吉安野艾米果地域特點(產(chǎn)品特色)
綠色的艾米果,特有的嚼勁,軟軟地,卻毫不粘牙;青草的芳香和砂糖的甜美。艾草是冬天收割完后田野里生長出來的一種野草,據(jù)《食物本草》里介紹,田艾還具有祛濕,暖胃,清腸、避邪氣、驅(qū)寒毒等功效。
制作方法:1.先采來鮮嫩的艾葉洗凈。2.加上堿水把艾葉煮開。最好煮爛一點,方便揉入糯米面團中。3.加上糯米粉揉勻,可酌情加入適量清水。4、像包餃子一樣包上事先備好的配料,上鍋蒸十八分鐘左右既可出鍋。又香又甜又美味的艾米果出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