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湯牛尾
- 清湯牛尾
內蒙古傳統風味名菜。以內蒙古草原鮮牛尾為主要原料,配以雞腿、魚肚、海參、口蘑等煽制而成。此湯萊是解放前由已故特一級
- 關注:322
- 菜包
- 菜包也叫飯包,是通遼地區老百姓非常喜愛的一種飲食。菜包由米飯(大米飯、高粱米飯、小米飯)、白菜葉、蔥、香菜、大醬等原料制成,愛
- 關注:322
- 褐煤
- 褐煤,又名柴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礦產煤。一種介于泥炭與瀝青煤之間的棕黑色、無光澤的低級煤。化學反應性強,在空氣中容易風化,不易
- 關注:322
- 蒙田小米
- 蒙田小米--2015年度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
- 關注:322
- 五原向日葵
- 五原葵花是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五原縣的特產。五原縣的葵花種植有著悠久的歷史,是著名的“葵花之鄉”。
- 關注:322
- 蒙古佳肴羊背子
- 羊背子,蒙古語稱“烏查”或“秀斯”,是蒙古族居民最喜歡、最名貴的佳肴。只有在祭祀、婚嫁喜事、老人過壽或歡迎親朋貴賓的宴席上才能
- 關注:321
- 阿拉善仿古地毯
- 阿拉善仿古地毯是中國地毯五大路系之一,已有250多年的歷史,阿拉善因此有"仿古地毯故鄉"之稱。它源自西域,又繼承了阿拉伯地毯和京
- 關注:321
- 西烏旗酥油
- 酥油是鮮奶中的精華,含有生物有機體所必需的全部重要營養成份,最為珍貴,是招待貴賓或重大節日享用的昂貴食品。
- 關注:321
- 芍藥
- 芍藥
多年生宿根草本,高1米左右。具紡錘形的塊根,并于地下莖產生新芽,新芽于早春抽出地面。初出葉紅色,莖基部常有鱗片狀變形葉
- 關注:321
- 香菇菌絲
- “香菇菌絲生長要求偏酸的環境。菌絲在PH3~7之間都可生長,以pH4.5上下最為適宜。栽培香菇時,場地不宜堿度過大。噴灑用水時,菇水浸
- 關注:321
- 蒙古族銅器
- 蒙古族銅器是內蒙古民間廣泛使用銅器,如銅火鍋,銅壺,鞍花等。銅器是采用板打,鏨刻等工藝技巧,制成的具有各種裝飾圖案的,以經濟美
- 關注:321
- 馬頭琴
- 內蒙古特產—馬頭琴,是蒙古族人民最具代表性的樂器,是獨具一格的當地特產。馬頭琴蒙古語稱“綽爾”。琴身木制,長約一米,有兩根弦。
- 關注:321
- 巴圖灣甲魚
- “巴圖灣甲魚”來自烏審旗巴圖灣村,該村地處黃河一級支流無定河,其豐富的水生生物資源造就了巴圖灣鯉魚、甲魚天然的棲息環境。
- 關注:321
- 烏蘭察布沙棘
- 沙棘是一種落葉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風沙,可以在鹽堿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廣泛用于水土保持。沙棘果實中維生素C含量高,素有維生
- 關注:321
- 科左后旗大米
- 科左后旗大米作為享譽國內外的有機大米,選用優質長粒米系列,由沙漠水庫地表水灌溉,種植繼承了傳統的耕作方法,完全施用農家肥和有機
- 關注:321
- 奈曼沙地無籽西瓜
- 奈曼沙地無籽西瓜以“個大均勻、外形美觀、天然綠色、甜脆爽口”著稱,遠銷北京、上海、廣州、浙江、江蘇等全國各大省市。
- 關注:321
- 麻豆腐
- 麻豆腐是奈曼漢族特色小吃,平民美食。此物出自舊京的粉房。粉房原來是出產粉皮淀粉的地方,把豆子放在石磨上一碾,隨碾隨加水
- 關注:321
- 居延密瓜
- 居延密瓜產自神奇的內蒙古西部大漠邊關額濟納旗,這里干旱少雨、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是密瓜生長的理想境地。所產密瓜除個大、形美、
- 關注:320
- 阿拉善駱駝
- 阿拉善駱駝生活在內蒙古阿拉善盟地區,因其高達雄壯而聞名。特有的雙峰駝使其非常高大,成年雄性阿拉善駱駝體重可達600-750千克。體高
- 關注:320
- 陰山筱麥
- 莜麥也叫油麥,即燕麥,它生性耐寒,最適合在干旱貧瘠的地方生長,陰山南北陽光充足,非常適合莜麥的生長。莜麥一般是制成麥片食用,蛋
- 關注:320
- 烏海奇石
- 烏海奇石
內蒙古烏海市地處黃河上游中段,西接賀蘭山和烏蘭布和沙漠,東依桌子山脈,黃河穿市而過,在烏海境內流程達70多公里。特殊
- 關注:320
- 甘草王
- 內蒙古鄂爾多斯酒業集團以釀酒為主體產業,其生產的甘草王酒選料考究,采用天然特級甘草和優質高梁、大麥、豌豆及含鍶礦泉水共酵,入陳
- 關注:320
- 鄂爾多斯青銅器
- 從19世紀末葉開始,我國北方長城沿線地帶陸續出土了大量以裝飾動物紋為特征,具有濃郁草原游牧文化風格的青銅及金、銀制品。其中,鄂爾
- 關注:320
- 山野蘑菇
- 根河山野蘑菇資源極為豐富,種類多、儲量大、營養價值高,屬時尚的綠色食品,備受市場青睞。年可產山野蘑菇60萬公斤,干品14.6萬公斤。
- 關注:320
- 察右前旗綠色農產品
- 烏蘭察布蒙欣綠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于2011年投資2400萬元建設察右前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園區總占地面積130畝,建設有高標準的智能溫
- 關注:320
- 蒙古奶食
- 蒙古族傳統飲食離不開肉和奶。奶制品有黃油、奶油、奶酒、奶豆腐、奶皮、奶茶等。還有攜帶方便、耐餓的炒米。
- 關注:320
- 武東莜面
- 莜面在我國已有五千年的歷史,屬塞北高寒農作物,提起莜面,許多人也許不知道為何物,可說起燕麥,卻在國內外久負盛名。
- 關注:320
- 驢肉餐
- 驢肉餐是奈曼旗的特色美食之一,有火鍋、有炒菜,醬汁,燉菜,干炸,還有湯類等等。有驢肉火燒、吊鍋驢肉、手抓驢排、泡椒驢皮等特色菜
- 關注:320
- 皮囊奶酒
- 蒙古奶酒所用原料取自內蒙古大草原每日清晨4--8時,純天然無污染鮮牛奶。在元代宮廷秘法和牧區法釀制的基礎上,依靠現代生物工程技術無
- 關注:319
- 阿巴嘎旗扒駝掌
- 內蒙古歷史名菜。以駱駝前掌為主料,口蘑為輔料烹制的菜看。此菜色淡白,不肥不膩,肉嫩鮮美,營養價值高。多用在招待貴賓宴席上,高級
- 關注:319
- 西烏旗烤羊背
- 這道菜也是蒙古族人在非常隆重喜慶的場合才會制作的一道美食,按照蒙古族師傅的話來說,一頭羊除了羊腿,肉就都在羊背上了,所以烤羊背
- 關注:319
-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據傳,烤羊腿曾是成吉思汗喜食的一道名菜。成吉思汗東征西伐期間,掌管伙食的-,為了縮短成吉思汗的吃飯時間,
- 關注:319
- 王小二大餅
- 王小二大餅,內蒙古傳統名食品。相傳興安盟回族已故王小二師傅自幼學徒,經過名師指點制成王小二吊爐餅。因其外焦里嫩,香酥可口,食用
- 關注:319
- 白酥油
- 把鮮羊奶或鮮牛奶裝進瓷罐里發酵為酸奶后、用杵桿上萬次左右,即可從酸奶里分離出糊狀的白酥油。好年景時,牛羊肥壯,鮮奶質量也高,百
- 關注:319
- 扎賚特大米
- 扎賚特旗志記載,1949年水稻播種1.76萬畝,占糧食作物總面積的1.72%,平均畝產50公斤,總產88萬公斤,占糧食作物總產量的1.55%。
- 關注:319
- 蒙古烤羊排
- 蒙古烤羊排,采用一歲以內的小羔羊肋排,采用天然香辛料腌制數天,使其藥材的營養完全融入到羊排里,再經慢火烤制而成,色澤金黃,香酥
- 關注:319
- 多倫瑪瑙
- 多倫瑪瑙:多倫縣是國內瑪瑙原礦主要產區。這里的瑪瑙質地細膩,透明度、光潔度高,硬度均勻,尤其多倫縣瑪瑙工藝品廠采用先進工藝精心
- 關注:318
- 哈拉黑大米
- 興安盟科右前旗哈拉黑辦事處位于科右前旗中部,這里水草豐美、空氣清新、土地肥沃,是重要的無公害水稻生產基地。哈拉黑生產的水稻主要
- 關注:318
- 紫猴腿
- 紫猴腿
屬蕨類植物,多生長在山谷內蔭涼潮濕處,采集期與蕨菜相同,手工采集。1976年,商業部門組織收購加工1.5噸。此后,收購處于
- 關注:318
- 固陽土豆
- 固陽三件寶,山藥莜面大皮襖。本地人管土豆叫山藥蛋,除了文化人管它叫“馬鈴薯”,老鄉是不認同的,大概嫌它拗口。固陽的山藥名揚天下
- 關注:318
- 固陽蕎麥
- 固陽特產——蕎麥,生長在固陽原生態的環境中,農民以傳統方式耕作,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純綠色,無污染,風味獨特,營養豐富,是一種上
- 關注:318
- 內蒙古松茸
- 學名叫松口菇。松茸菌呈淡黃褐色,其上有栗褐色纖細鱗片,中央部位稍凸,菌柄粗壯,菌肉潔白如雪,厚實細膩,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纖
- 關注:318
- 扎魯特葵花籽
- “扎魯特葵花籽”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核準注冊,并頒發了商標注冊證書。這是繼“庫倫蕎麥”之后通遼市獲得的
- 關注:318
- 通遼黃玉米
- “通遼黃玉米”通過國家質檢總局專家組的審核,通過了原產地標記注冊認證,這是通遼市的第一張農產品“名片兒”。
- 關注:318
- 整羊席
- 整羊席是呼倫貝爾地區款待貴賓和祭奠及盛大節日宣會上的極貴重的名佳菜。色、香、味、形具佳,別有風味,因宴席是用整只羊做成而得名。
- 關注:318
- 涼城123蘋果
- 涼城123蘋果具有色鮮味濃,含糖量高,肉質細密,硬度大,耐儲存等特點。在半地下式簡易果窖中,果實可儲藏至翌年5—6月,仍保持新鮮狀
- 關注:318
- 托縣茴香
- 大、小茴香都是常用的調料,是燒魚燉肉、制作鹵制食品時的必用之品。因它們能除肉中臭氣,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大茴香即大料,
- 關注:317
- 團結新村瓜果蔬菜
- 海勃灣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烏海市東北部,轄6個街道(濱河、新華街、新華西街、鳳凰嶺街、海北街、卡布其)和1個鎮(千里山)。
- 關注:317
內蒙古特產排行
- 篤斯
- 篤斯,亦稱“篤斯越桔”。是生長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一帶的杜鵑花科小灌木篤斯秧上的漿果。篤斯秧高約50厘米左右,生于有苔蘚的低洼、
- 關注:826
- 內蒙古刀
- 富有美麗裝飾的蒙古刀和蒙古碗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兩件用品。蒙古刀是蒙古族牧民們宰畜、吃肉不可缺少的用具,隨身攜帶,既是實用品,又
- 關注:698
- 開魯老白干
- 開魯老白干
內蒙古自治區開魯縣開魯鎮、東風鎮、吉日嘎郎吐鎮、東來鎮、遼河農場、保安農場、大榆樹鎮、麥新鎮、黑龍壩鎮、建華鎮、
- 關注:625
- 蒙古羊
- 據史書記載,蒙古高原自古為我國北方游牧民族的聚居之地,綿羊是他們的主要的飼養品種之一,大約在公元1206年左右,隨著成吉思汗建立蒙
- 關注:557
- 赤峰對夾
- 內蒙古赤峰的飲食特點仍以內蒙古草原風味為主,大街上有很多出售風味小吃的攤點,多以烤制的面食為主,具有酥脆香甜的特點,如哈達火燒
- 關注:556
- 秀麗白蝦
- 秀麗白蝦是呼倫湖中唯一的經濟蝦類,具有生長快、食性廣、繁殖力強、營養價值高等特點。是高蛋白、低脂肪生物,鮮蝦所含粗蛋白比同水域
- 關注:519
- 駝掌
- 駝掌營養豐富,歷來就與熊掌燕窩猴頭所齊名,是中國:四大名菜:之一。古代宮廷御膳用的“北八珍”,駝掌即為其中一珍。由于駝掌珍貴,
- 關注:475
- 呼倫湖秀麗白蝦
- 兩千多年前的《山海經》稱呼倫湖為“大澤”,《明史》稱呼倫湖為“闊灤海子”,從清代開始,本地居民稱呼倫湖為“達賚湖”。
- 關注:463
主站蜘蛛池模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