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河黃河鯉魚
- 黃河鯉魚又稱龍門鯉,其體肥大,色艷麗,味純正,鮮嫩肥美,是我國黃河水系最優良的魚種,號稱“魚中之王”。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具有
- 關注:312
- 手拉空心掛面
- 手拉空心掛面是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潘店鎮的特產。潘店手拉空心掛面條細如絲,潔白如玉,且空心如竹,入鍋即熟,營養豐富,食之口感極為
- 關注:310
- 老盧家泡子糕
- 老盧家泡子糕系祖傳工藝,以其酥脆香甜、老幼皆宜而譽滿大江南北。其創始人乃山東省禹城市安仁鎮大盧村盧學賢(1885-1935),1906年他
- 關注:301
- 紅棗蓮子羹
- 選用金絲小棗和微山湖蓮子為主要原料,輔以銀耳、芝麻、花生、精米等數十種天然原料精制而成,含有人體所需的十八種氨基酸和Va、Vc、V
- 關注:300
- 鄭店馬蹄燒餅
- 鄭店馬蹄燒餅是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鄭店鎮的特產。剛出爐的馬蹄燒餅皮瓤分離,外脆內嫩,酥香兼備,香氣四溢,色、味、形俱佳。具有焦香
- 關注:299
- 四合院花生豆腐
- 四合院花生豆腐由黃河腹地特產紫皮小粒花生制作,外形白嫩,質地細膩,色澤誘人,口感香中帶甜,入口即化,營養豐富。
- 關注:299
- 米氏醬香羊肉
- 主料是精選健康生長七八個月的魯北白山羊,配料是由桂圓、山楂、良姜、桂八角、丁香、白芷、枸杞、香葉等30多種中草藥組成,放入精制老
- 關注:298
- 張家大鍋餅
- 張家大鍋餅已有上百年的制做歷史,是齊河名吃。成品直徑約40cm的圓形,大如盤,厚約2cm,重約2kg。外表精美細致,顏色均勻,非常美觀
- 關注:297
- 保店驢肉
- 德州保店產驢,因此當地盛行吃驢肉,時間長了,自成一派,不但口感鮮美,營養豐富。據中醫研究,吃驢肉還有利于舒筋活絡,打通穴脈的效
- 關注:294
- 三回頭湯包
- 三回頭湯包采用各地名吃之長,包子皮用死面制作,需要經過三次貼水,三次貼面,使面皮筋韌光滑,不漏湯,不掉衣,還需反復摔打,直至面
- 關注:292
- 慶云金絲小棗
- 慶云金絲小棗是山東省德州市慶云縣的特產。慶云金絲小棗外形美觀,果皮薄、鮮紅光亮,肉厚、核小、肉質致密、多汁、脆甜味美、營養豐富
- 關注:291
- 張可周扒雞
- 可周扒雞主料選用健康活雄雞,特殊工藝宰殺,以嫩雞過油炸至金黃色,然后配以二十余種名貴中草藥與佐料精心制作而成,具有以色兼優、五
- 關注:289
- 姜堂牛尾
- 牛尾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成分,營養價值極高,宜燉食,美味又滋養,富含膠質、風味十足。姜堂牛尾采用獨特配方,配以二十余種名
- 關注:288
- 平原麼茄
- 相傳劉備當年在平原做縣令時,體察民情、關心百姓疾苦。一天下午,劉備閑暇無事,微服出衙。由關、張二人相陪,來到街巷,觀察民情,走
- 關注:287
- 桑椹
- 俗稱桑椹,縣域內有紫、白、烏三種。其中紫椹最多,白椹次之。烏椹為未嫁接之椹(即野椹),數量最少,主要產于東沙河地區。夏津椹果味
- 關注:287
- 寧津大柳面
- 寧津大柳面是山東省德州市寧津縣的特色小吃。寧津縣大柳面細如粉絲,色如嫩柳,滑爽可口,軟而有力。調鹵講究,營養豐富,易于消化,夏
- 關注:286
- 寧津蟋蟀
- 寧津人杰地靈,寧津蟋蟀更是英勇善戰,美譽九洲,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外地客商云集至此。這也變成了當地農民增收的“金蟲”,在柴胡店鎮
- 關注:286
- 德州驢
- 德州驢為全國著名優良畜種,以山東無棣、陽信、慶云、沾化等地為中心產區。德州驢的主要特征是:體形高大,肌肉發達,形體勻稱而健壯,
- 關注:286
- 寧津蟋蟀罐
- 寧津蟋蟀罐聚天地之精華,凝山川之靈氣,既生產渾厚大氣的北罐,又研發細膩秀美的南盆。整個過程經過取土制漿、濾泥、澄泥、制坯、晾坯
- 關注:285
- 武城三白西瓜
- 武城三白西瓜是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的特產。三白西瓜以皮如玉、瓤如脂,籽如珠而冠名“三白”,汁甜含蜜香,籽少爽口,瓤不瀉,味不變。
- 關注:285
- 黑芝麻香油
- 齊河特產“東順王”牌黑芝麻香油是由100%純黑芝麻采用傳統工藝經現代技術加工精制而成。它具有味道純正,芳香濃郁之特點,還具有較高
- 關注:285
- 正大五香扒乳鴿
- 正大五香扒乳鴿主料為飛翔在黃河兩岸的野生鴿子,以小蟲、草種為食,身形矯健、勇猛無比。扒制小乳鴿,環保工藝,外酥里嫩,原味醇厚,
- 關注:285
- 山東鑫平老粗布
- 山東鑫平老粗布織造有限公司坐落于魯西北大平原——山東武城,武城古稱貝州,這里是我國優質棉花產基地,美麗富饒的華北平原上是一望無
- 關注:284
- 禹王亭特釀
- 禹王亭特釀是禹城市酒廠于1975年研制的一種濃香型特制大曲酒。其特點為酒質清澈透明、窖香濃郁、醇厚爽凈。
- 關注:284
- 大葉香菜
- 慶云特產大葉香菜在慶云縣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并且栽培面積大,品種獨特。據縣志記載,慶云縣自明清兩代就有香菜的栽培,因品質甚佳,
- 關注:284
- 黑米枸杞醋
- 通德公司生產的黑米枸杞醋產品系“山東名優特產”。經五代傳承,嚴格遵照“通德號”傳統釀造技藝,主要原料系采用去殼紅高粱、麥曲、黑
- 關注:283
- 熏棗
- 熏棗是用個勻、肉厚、成色好的棗,洗凈曬干,用棗木熏制而成。此吃法既有誘人的清香,又保持原棗的鮮味,香甜適口。
- 關注:283
- 華達狗肉
- 華達狗肉系列產品是以德州華達集團養殖基地出產的優質、健康肉狗為生產原料,經電麻充分放血、屠宰、腌制、預煮、殺菌、真空包裝等十幾
- 關注:282
- 黃河泥雕塑
- 黃河文化源遠流長,早期的大汶口文明,就是黃河泥土經加工制作而產生的杰作。如今的黃河泥雕塑是早期黃河文化的傳承。這種使用純天然黃
- 關注:281
- 寇家豆腐皮
- 寇家豆腐皮
寇家豆腐皮是臨邑縣康健豆制品有限公司的主導產品,該產品生產歷史悠久。據縣志記載與民間相傳,燕王掃北駐扎于本縣宿安
- 關注:281
- 齊河黃河甲魚
- 齊河黃河甲魚是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的特產。黃河甲魚,體色呈桔黃色,體型橢圓緊湊,裙邊寬厚,肉質細膩,富含多種呈味性氨基酸、不飽和
- 關注:280
- 老唐烤雞
- 老唐烤雞是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的特產。成品烤雞呈桔紅色,皮脆里嫩,食而不厭,具有健脾開胃,補中益氣,生津養血,健腦益智,舒筋活血
- 關注:280
- 武城西瓜
- 武城西瓜是武城縣主要土特產品之一,歷史悠久,馳名省內外。早在明成化年間(公元1645年至1487年)就開始栽培,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
- 關注:280
- 德州扒雞
- 德州扒雞,始于清朝,傳于民國,盛于當今,是享譽中外的歷史名吃,悠悠三百春秋,經過十幾代扒雞藝人艱辛的經營發展,至今由地方名產成
- 關注:280
- 武城旋餅
- 旋餅是山東武城傳統名點。相傳崇禎17年春,李自成攻打北京,路經武城。聞香下馬,帶領身邊隨從徑入小小的餡餅棚,飽餐之余,興致勃勃地
- 關注:279
- 宋樓火燒
- 宋樓火燒,又名燈籠火燒、風箏火燒。選料精良,用上等面粉,加適量黃豆面。每個折六層,層層刷香油,經鍋烙火烤而膨為燈籠形,層薄如紙
- 關注:279
- 德平熏雞
- 德平熏雞是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德平鎮的特產。德平熏雞具有香味濃郁、肉爛脫骨、營養豐富等特點。
- 關注:278
- 房寺油酥燒餅
- 房寺油酥燒餅是山東省德州市禹城市房寺鎮的特產小吃。房寺鎮油酥燒餅色香誘人、外酥里嫩,五香氣味四溢,使人回味無窮。即易儲藏,又便
- 關注:278
- 張屯熏肉
- 張屯熏肉
張屯熏肉品種有熏雞、熏鴿子、熏野兔、熏雁腿、熏豬下水,熏牛肉等。煮熟后用白糖經過特殊工藝熏制而成,營養價值高,肉味
- 關注:278
- 紅燒蹄筋
- 鮮豬蹄筋250克,冬茹6克,玉蘭片、火腿各50克,醬油、料酒、蔥、淀粉各13克,姜8克,鹽、味精各3克,湯250克。
- 關注:278
- 西關熟驢肉
- 西關熟驢肉是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的特產。臨邑西關熟驢肉已有百年歷史,其第三代傳人邢會堂曾于1955年被邀請赴山東省參加食品展銷會表演
- 關注:277
- 武城煊餅
- 餡餅。餅大20厘米左右,厚2厘米左右,皮薄肉嫩,香脆可口,風味獨特。起始無考,有數百年歷史。制作方法獨特:將面皮包肉香菜餡、壓拼
- 關注:277
- 寧津紅提葡萄
- 寧津特產“時集”牌紅提葡萄是經山東省農業廳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果實色澤艷麗、穗形整齊、果肉硬而脆、營養豐富、品質極佳,果刷粗長
- 關注:277
- 布袋雞
- 布袋雞本縣名吃,又名海味什錦雞,因其狀如布袋,故名。其制作精致,選料精良。須取當年生母雞,宰殺放血,褪毛,去內臟,剔除骨頭,僅
- 關注:277
- 樂陵棗
- 樂陵以盛產“金絲小棗”而聞名天下,素有“百里棗鄉”的美稱。樂陵金絲小棗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其栽培“始于商周,興于魏晉,盛于明
- 關注:277
- 拴馬棚韭菜
- 拴馬棚韭菜是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武城鎮前馬村的特產。前馬村是武城縣有機蔬菜第一村。“拴馬棚”韭菜獲得國家有機食品認證。
- 關注:276
- 王記老豆腐
- 王記老豆腐
將黃豆制成漿汁,用熟石膏汁點成老豆腐;芝麻醬內加入精鹽,并陸續加進涼開水調勻;蒜泥用涼開水調成汁;醬豆腐用涼開水
- 關注:275
- 苦水羊肉丸子
- 近年來,在夏津又新添一名吃——苦水羊肉丸子,它肉質鮮美,瘦而不柴,肥而不膩,爛而不散,咸淡適中,香味濃郁,風味獨特,備受人們喜
- 關注:274
德州特產排行
- 小米原漿酒
- 小米原漿酒釀造技藝,以通德百年傳承的經典釀造技藝為基礎,多年來經幾代人的潛心研究,形成了獨特的小米酒釀造技藝。
- 關注:767
- 樂陵金絲小棗
- 樂陵小棗,亦稱金絲小棗。樂陵地處黃河下游華北平原,是棗的原產地之一。其栽培歷史,始于商周,興于魏晉,盛于明清,距今已有3000多年
- 關注:453
- 老鴰枕頭杏
- 為夏津縣傳統特產水果,栽植歷史悠久,據明嘉靖到《夏津縣志》記載,明朝初年境內即大量種植。在夏津的眾多杏類種屬中應以“老鴰枕頭杏
- 關注:445
- 劉武官豆腐皮
- 樂陵名吃“劉武官豆腐皮”源于清末時期,色澤金黃,口感醇香,片薄卻具韌性,是極富盛名的美食。經打漿、高溫、去渣、結膜而成,豆腐皮可制
- 關注:439
- 黃源黑陶
- 黑陶原料選用黃河古道河床特有的純凈細膩的紅膠土,用獨特的“封窯熏煙滲碳”方法燒制而成,黑陶由此被中外史學家稱為“原始文化的瑰寶
- 關注:438
- 沙河辛西瓜
- 辛店鎮北部地處黃河故道,屬典型的沙壤土,有機質含量達0.8%以上。該鎮沙河辛村及其周邊村莊西瓜種植歷史悠久,培育的“沙河辛西瓜”個
- 關注:397
- 寧津保店驢肉
- 寧津“三大名吃”之一的保店驢肉成名于清朝嘉慶年間,是宮廷貢品,因其風味獨特而名揚全國,素有“天上龍肉、地下驢肉”之美譽,入選《
- 關注:392
- 傻小二扒雞
- 德州禹城的“傻小二”扒雞系列產品,承傳統工藝精髓,選飼養十周左右的童子健雞作主料,加配十八種名貴調料,經蜜水澆灌,素油烹炸,精
- 關注:385
主站蜘蛛池模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