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人王翰佳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使人仿佛嗅到了葡萄酒的醇香,它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唐朝時期葡萄酒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佳釀。
公元六四0年唐朝就曾從高昌(現新疆吐魯番)得到馬奶葡萄種帶回宮廷種植,并學得釀制葡萄酒的方法。
▽新疆葡萄酒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新疆葡萄酒釀造歷史悠久,工藝成熟,與新疆葡萄資源豐富且質地優良分不開。新疆氣候干燥、炎熱、氣溫,每年六至八月平均氣溫在三十攝氏度以上,晝夜溫差二十攝氏度,生長成熟期間日照長達三千多小時,適宜葡萄積累糖分,一般含糖率都在百分之十六以上,高的可達百分之二十二至二十四。
葡萄病害少,而且品種多樣產量大,每公頃可產二十噸。《史記》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公元前一三八一二六年),由大宛(今費爾干納盆地)將葡萄引入內地。大宛曾是西域都護府有效管轄地區之一,證明在當時的西域地區已有葡萄種植。
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三至六世紀),吐魯番已“多蒲桃(葡萄)酒”(《北史西域傳》),可見葡萄的種植和葡萄酒的釀造已相當普遍。對于新疆葡萄的優美,魏文帝曹丕(公元二二O--二二六年),曾為葡萄寫過一篇“詔令”詔示群臣。
曹丕認為,南方的水果龍眼、荔枝,根本比不上新疆的葡萄。新疆除有聞名中外的無核白葡萄外,還有優良的釀酒品種,喀什哈爾、阿提巴克、香葡萄、紅葡萄、黑葡萄、貝加干等數十種。
▽新疆葡萄酒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新疆葡萄酒有原汁和半汁兩種,主要品種為干白葡萄酒、干紅葡萄酒、甜葡萄酒、加香型葡萄酒、白蘭地、樓蘭古酒等數十種。新疆干白葡萄酒,全部采用葡萄本身含有的糖分,不另加糖和酒精,色澤淺黃、澄清、透明、酸甜爽口,品味細嫩而清透。
伊犁產香葡萄、意斯林、雷斯林;吐魯番產無核白葡萄,均是釀造干白葡萄酒的上等原料。干紅葡萄酒采用皮、汁混合發酵而成。色澤暗紅、澄清、透明,含糖稍多,微帶酸澀,味道芬芳伊犁產晚紅蜜、吐魯番產紅葡萄、喀什哈爾是釀造干紅葡萄酒的優良品種。
樓蘭古酒屬于高甜葡萄酒,以吐魯番地產紅葡萄為原料,經破碎后采用自然古老的發酵方法釀造而成酒度為十六度,糖度為百分之十四,酒液呈琥珀色,清澈透明,果香襲人,入口綿甜清爽,回味悠長,裝潢新穎,富有濃郁的我國民族傳統特色,無論供出口或作旅游商品,都有著廣闊的發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