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喜歡美食的人來說,來到重慶,除了感受濃郁淳樸的民風,最開心的事情莫過于品嘗當地的美味小吃。在拋棄了大酒店的山珍海味后,來到了街邊的小吃店,感受新三峽,感受萬洲的小吃,在品嘗的同時,也體會到了一種文化精髓。
中國的美食就如同中國的山川大河一樣,總有品不夠的氣象萬千,聰明的食客會發現,遠離四大菜系之外的那些美食,原來也有旖旎的風光.在三峽江水兩岸,有很多山民養殖山羊,有一道菜叫羊肉格格,很多食客以為帶“格格”兩字必然是皇宮里的菜,其實它是當地的一種叫法。這道菜很有特點,乃是用辣椒乍混和其他主料蒸出來的.這是區別于紅燜羊肉,羊肉湯鍋(北方稱之為涮羊肉)之外的另一種獨特吃法,香辣適口,回味悠長,醇和厚道,肉質鮮而不膩,嫩而不膻.多食不上火.它是把新鮮的羊肉加入秘制的配料和各種輔料后放進許多極小的蒸籠在旺火上蒸,首先必須得一蒸到位,而且只能吃第一頓,如果留到第二頓再吃,就失去了那種鮮美味道。這其中猶以重慶萬州地區的味道最為稱著,相傳已有上千年的制作歷史.后來又經過歷朝歷代的制作者的精心調制,創新,結合川菜和鄂菜的特點,中和大江南北游客的口味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了一種具有獨特配方和口味以及極高營養價值的的特色食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
萬州的“格格”很有特色,色、香、味俱佳,系萬州餐飲業一大亮點,成、渝(中心區)兩地類似蒸菜均欠火候。萬州“格格”還有趣聞一則: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李鐵映重慶視察路過萬州,順便瀏覽萬州風土人情,有相關官員、記者陪同,來到二馬路京劇團處,看見一招牌赫然寫著“格格深”三個大字,有箭頭指向側旁巷子深處,李好奇,問:格格深甚么意思?川報一記者逞能,趨前曰:格格者,蒙古族公主也,可能是抗日戰爭時期流落到萬州的蒙古貴族后裔在此居住......,此時,陪同的萬縣日報記者忍住笑,連忙打斷:不是的。格格是萬縣俗語,意即蒸籠,蒸羊肉就叫羊肉格格,蒸肥腸就叫肥腸格格,蒸排骨就叫排骨格格,統稱格格,很好吃的。可能巷子深處有一賣格格的餐館,取“酒好不怕巷子深”之意打“格格”深之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