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即菠蘿,乃臺灣三大水果之一,尤以南投縣的產量最高。臺中地處南投的咽喉要道,自然成為南投鳳梨的集散地。于是鳳梨酥便在此應運而生,成為一道頗有名氣的甜點。
鳳梨酥的前身叫鳳梨糕,半個多世紀前就已成名,不過當時是由搗碎的鳳梨攪和麥芽糖制成的,實際上就是現在鳳梨酥的內餡。
抗戰(zhàn)勝利后,祖國大陸到臺的甜點老師傅對鳳梨糕幾經改良,制成了鳳梨酥。它外皮酥脆,噴發(fā)著濃香的奶油味;鳳梨內餡則特別軟腴,甜而不膩;而且餅形小巧玲瓏,很受大眾喜好。
鳳梨酥的內餡具有蜜餞耐存的特性,加上外皮又干,因而不放防腐劑也能存放較長的時間。
鳳梨酥的制作頗為特別:它的烘烤全用手工,機器無法代替而且兩面反復烘烤,才能達到又酥又韌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