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麻片,即墨人并不陌生。麻片是即墨老字號糕點鋪“馥郁齋”的傳統產品,距今已有200多年的生產歷史。
▽青島麻片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清朝嘉慶年間,蘇州的陳姓一家從江南蘇州搬到了即墨城,陳家善做蘇式糕點,于是把蘇式糕點的制作方法傳入了即墨。蘇州陳氏定居即墨后,利用自己的傳家手藝,在即墨城里開了一家茶食店,店名“馥郁齋”,開啟了蘇式糕點在即墨的新生活。
明清時期的即墨社會穩定,農業發達,物產豐裕,經濟繁榮,即墨城里更是店鋪林立,有酒館、客棧、當鋪、錢莊、雜貨鋪、茶莊、點心鋪等,其中點心鋪以馥郁齋、酥香齋最為有名。
馥郁齋糕點品種全、做工精巧、風味各異,生意越做越好,陳家先后在即墨城東、城西、河南開了三家分店。據《即墨縣志》記載,馥郁齋著名的糕點品種有麻片、蜜三刀、月餅、香脆餅、薄脆餅等。眾多的糕點中,即墨麻片名氣最大,排名第一,成為陳家茶食店的當家糕點。
▽青島麻片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青島麻片色澤金黃、形如餅干、為從入口、先聞其香、片薄如紙、不嚼自化——即墨麻片,舌尖上的甜酥脆相傳,有位賢惠的新媳婦在家烙餅時,無意間將芝麻撒在面餅上使得烙出的餅香甜可口,她將剩下的面搟上芝麻反復試驗,終于烘烤出了可口的點心,也就是現在的麻片。
麻片色澤金黃,形如餅干,未從入口,先聞其香,片薄如紙,不嚼自化,頗受市民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