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酒分類詳解
黃酒是我國特有的傳統釀造酒,至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因其酒液呈黃色而取名為黃酒。黃酒以糯米、大米或黍米為主要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壓榨而成。黃酒為低度(15%-18%)原汁酒,色澤金黃或褐紅,含有糖、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浸出物,營養價值高。成品黃酒用煎煮法滅菌后用陶壇盛裝封口。酒液在陶壇中越陳越香,故又稱為老酒。
隨著人們日漸對養生保健要求的逐漸提高,黃酒的高營養價值被黃酒企業加倍重視。各黃酒生產制造商研發高科技技術,改良黃酒口味的同時,將其含有的營養價值數倍提升。這其中,勝景山河黃酒堪為典范。為了令人們更清晰的認識和了解黃酒,勝景山河教您如何給黃酒分類。
黃酒之分類:
黃酒品種繁多,制法和風味都各有特式,主要生產于中國長江下游一帶,以浙江紹興的產品最為著名。黃酒大致可分為:
1、按原料和酒曲分:
糯米黃酒
以酒藥和麥曲為糖化、發酵劑。主要生產于中國南方地區。
黍米黃酒
以米曲霉制成的麩曲為糖化、發酵劑。主要生產于中國北方地區。
大米黃酒
為一種改良的黃酒,以米曲加酵母為糖化、發酵劑。主要生產于中國吉林及山東。
紅曲黃酒
以糯米為原料,紅曲為糖化、發酵劑。主要生產于中國福建及浙江兩地。
2、按生產方法分:
淋飯法黃酒將糯米用清水浸發兩日兩夜,然后蒸熟成飯,再通過冷水噴淋達到糖化和發酵的最佳溫度。拌加酒藥、特制麥曲及清水,經糖化和發酵45天就可做成。此法主要用于甜型黃酒生產。
攤飯法黃酒
將糯米用清水浸發16至20天,取出米粒,分出漿水。米粒蒸熟成飯,然后將飯攤于竹席上,經空氣冷卻達到預定的發酵溫度。配加一定分量的酒母、麥曲、清水及浸米漿水后,經糖化和發酵60至80天做成。用此法生產之黃酒質量一般比淋飯法黃酒較好。
喂飯法黃酒
將糯米原料分成幾批。第一批以淋飯法做成酒母,然后再分批加入新原料,使發酵繼續進行。用此法生產之黃酒與淋飯法及攤飯法黃酒相比,發酵更深透,原料利用率較高。這是中國古老的釀造方法之一。早在東漢時期就已盛行。現在中國各地仍有許多地方沿用這一傳統工藝。著名的紹興加飯酒便是其典型代表。
3、按味道或含糖量分:
甜型酒(10%以上)
半甜型酒(5%-10%)
半干型酒(0.5%-5%)
干型酒(0.5%以下)
4、按其它不同方式分:
根據酒的顏色取名:
如元紅酒(琥珀色)
竹葉青(淺綠色)
黑酒(暗黑色)
紅酒(紅黃色)
根據加工工藝不同取名:
加飯酒(原料用米量加多)
老廒酒(將浸米酸水反復煎熬,代替浸米水,以增加酸度,用來培養酵母)
根據包裝方式取名:
花雕(在酒壇外繪雕各種花紋及圖案)
根據特殊用途取名:
女兒紅(女兒在出生時將酒壇埋在地下,待女兒出嫁時取出,敬飲賓客)。
來源:名希特產網 時間:2025-03-20
關注:
飲食禮儀特產推薦
飲食禮儀特產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關注:214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關注:173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關注:162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關注:160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關注: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