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長湖白魚為主料,摻合淀粉、蛋清、生姜等佐料等,攤成餠形,放進蒸籠,大火蒸制而成。
相傳,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莊王好魚,但長食生膩,令御廚改變烹飪方法,提出“食魚不見魚”的要求。御廚回家后一時想不出辦法,急得坐立不安。
御廚夫人問清情況后便道:“這有何難,你把魚刺和魚骨剔除后,將魚瓤切碎拌以生粉等其它佐料,或蒸或煮,不就吃魚不見魚了嗎?”御廚一聽豁然開朗,在家反復(fù)試驗,終于做出了鮮嫩爽口的不見魚的魚制品。
楚王吃后大喜,當(dāng)即獎賞黃金一千兩。因以魚肉為主,形似米糕,而稱為“魚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