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地區(qū)有句俗語叫做“無魚不成宴”,正規(guī)宴席,魚是必不可少的,和全國大多數(shù)地區(qū)一樣,連云港地區(qū)魚也是宴席上最后一道菜,魚菜上桌,給賓客一個信號――菜齊了。
宴席中所用的魚也是很講究的,要選用魚形好、魚名吉祥的,舊時婚嫁、喬遷、老人過壽,宴席中一定要用“紅魚”(連云港地區(qū)對鯉魚的俗稱),F(xiàn)此俗有改變,城市中多使用海魚,但鄉(xiāng)村多還沿用舊俗。海邊漁民逢有重要宴飲,則多使用加吉魚。
魚上桌時擺放也很講究,要把魚頭朝向主賓,體現(xiàn)尊敬。魚頭所對的人也不能隨便吃魚,要舉行一定的“剪彩”儀式,“剪彩”時還要說一些“彩話”――“敲敲小腦門,親親小嘴唇。挖出小魚眼,獻給心上人”,主賓此時將魚尾上翻,將魚眼夾出送給桌上的尊客。
在主賓“剪彩”的同時,桌上其他賓客還要打“酒官司”,所謂“頭三、尾四、腹五、脊六”,意思就是魚頭所對的人要喝三杯酒,魚尾四杯,魚腹、魚脊所對的人分別要喝五杯、六杯,這多為鬧酒,但魚頭魚尾的酒則是一定要喝的。
經(jīng)過這一番鬧騰,酒桌上的氣氛達到了最高潮。如果沒有經(jīng)過“剪彩”,而有人食魚,則會被視作沒有禮數(shù)的表現(xiàn),有時甚至為此事發(fā)生不快。
“十里不同風”,處于連云港南端的灌南縣有些地方宴席中則將魚背對準桌上的貴客,意思為您為長輩,是這桌的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