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后吃水果保住2種營養素
很多人們越來越講究飲食健康,「素食」的熱潮也開始流行,不過營養師提醒,素食者要注意營養均衡,除了大家最容易注意到的蛋白質問題,包括維生素以及鐵質也是要注意補充的。
大部分的素食者都知道自己可能有蛋白質攝取不足的問題,再加上近年來對于肌少癥認知的推廣,提升了大家對于蛋白質重要性的認知。
不過,除了蛋白質以外,素食者容易缺乏維生素B12跟鐵質,也是需要特別留意補充的。建議可以針對日常飲食進行調整,即使素食的飲食選擇比較少,還是能夠均衡營養。
缺乏維生素B12易出現精神相關癥狀,發酵食物是好選擇
維生素B12是人體造血、DNA合成、神經系統維持完整不可或缺的元素。缺乏時的表現,可能會有貧血、舌炎、腸胃不適,以及神經與精神的相關癥狀。
維生素B12存在動物性食物當中,例如蛋、奶制品、肉、海鮮等食材。對于一般非全素食者,日常飲食中的維生素B12含量幾乎能達到每日所需。
但是,吃全素的人群以及有腸胃吸收問題的人,就容易出現維生素B12補充不足的問題。長期下來會出現手腳發麻、感覺缺失、步態不穩、肢體無力,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包含情緒問題、躁動不安、思緒緩慢、記憶差、失智、或如妄想混亂的精神癥狀。
所以,素食者想要補充維生素B12,蛋奶素者一定要確保蛋、奶的攝取量。如果是吃全素的人,則可以選擇發酵性食物。舉例來說,泡菜、納豆、臭豆腐、天貝、味噌,都是不錯的選擇。或是,如果無法確保攝取量,也可以定時補充綜合維他命,確保攝取量。
植物性鐵質難吸收,搭配「飯后一水果」提升吸收效率
另外,素食者容易缺乏的另一種營養素是鐵質。鐵主要存在于血紅素和肌紅素之中,負責體內氧氣及二氧化碳的運輸。鐵質在人體內的功能,不僅是用來制造紅血球而已,它在能量供應的系統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當缺乏鐵質時,血液中無法運送足夠氧氣,就容易引發缺鐵性貧血。不僅會影響紅血球的制造,使氧的供應發生不足,同時也會使人體細胞中的能量供應出現障礙。
雖然蔬菜中也有鐵質,但是植物性蛋白的非血基質鐵,對于人體來說比較不好吸收。
具體來說,食物來源的鐵質可以分為血基質鐵以及非血基質鐵。兩者的吸收率來看,血基質鐵的吸收率約15%,非血基質鐵的吸收率則在3-8%。所謂的血基質鐵,主要來源包括了肉類、魚類;而非血基質鐵來源,則包含了雞蛋、谷類、蔬菜、水果。
非血基質鐵的食物排行榜中,前5名依序如下,素食者可依照自己的偏好食用。
非血基質鐵(每100克食物含鐵量及熱量)
紅莧菜 11.8毫克 20大卡
鴨蛋黃 6.4毫克 347大卡
豆干絲 6.2毫克 170大卡
紅鳳菜 6.0毫克 22大卡
雞蛋黃 5.7毫克 330大卡
想要提升非血基質鐵的吸收率,可以搭配維生素C。具體來說,餐后可以來一份具有豐富維他命C的水果,就能夠讓鐵質變得高吸收。
健康飲食特產推薦
健康飲食特產排行
- 清除蠟燭痕跡的三種方法
- 幾乎家里每個房間都有蠟燭,但不幸的是,有時候燭光會亂串。你有發現桌布、衣服、或燭臺上有頑固的蠟燭油擦不掉嗎?
- 關注:506
- 什么是明膠?明膠對身體有害嗎?
- 明膠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廣泛,明膠(Gelatin)是由動物皮膚、骨、肌膜、肌魅等結締組織中的膠原部分降解而成為白色或淡黃色
- 關注:134
- 蚊子的壽命及相關知識小科普
- 說到蚊子,大家都知道夏天的晚上比較多,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到處可以看到蚊子,人們每天都要想辦法滅絕蚊子。
- 關注: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