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果的良辰吉時你吃對了嗎?
水果含有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纖維素等豐富營養,可促進身體健康,但如果吃法不對,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后果;幾乎每個人都有問過「水果應該飯前吃還是飯后吃?」可見這個問題普遍是大眾的誤區,而答案則是因人而異。
水果于飯前或飯后吃,所帶來的效益,確實是有所不同,例如飯前吃水果可以增加飽足感,進而減少正餐的攝取,對于正在減重的人,能有助于體重的控制。飯后吃水果對營養素會有更好的吸收、并促進消化、腸道順暢。
有些水果飯前吃可能會有腸胃絞痛、脹氣等腸道不適癥狀,哪些水果不適合空腹吃呢?
一、富含水果酵素的水果,如:木瓜、鳳梨、奇異果,水果酵素可以分解蛋白質,空腹吃反而會造成腸胃黏膜的刺激,所以建議這類的水果應該飯后吃,有助于消化、腸道蠕動。
二、富含單寧酸水果,如:柿子、番茄,單寧酸會和胃酸形成不溶解的塊狀物質,而引起胃痛、胃脹、消化不良。
三、富含果酸、有機酸的酸性水果:檸檬、柳丁、橘子、山楂、草莓、蔓越莓,這些物質會刺激胃酸分泌造成胃食道逆流、加重胃潰瘍的不舒服。
四、糖份高的水果:荔枝、甘蔗、釋迦,也會促進胃酸分泌。
因此,如果有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的民眾,比較不建議在餐前、空腹時,食用以上所列的水果。
吃水果有良辰吉時!飯前飯后吃都行,但4種水果空腹吃很傷胃
特別提醒糖尿病病友們的是,吃水果的時機點最好是兩餐之間(約飯后的1-2小時)攝取,避免飯后馬上吃,造成血糖飆升。根據國民飲食指南建議,水果每天攝取為2-3份,一次攝取量為一個拳頭的大小,切忌一次吃完整天的水果量,應該平均分散在三餐攝取,可減少餐間攝取零食的機會。
水果應該什么時候吃呢?答案是飯前、飯后、餐間吃皆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及生理狀況選擇,看是想要幫助消化,還是營養素吸收,又或是體重控制,會有不同的解答。